京剧
京剧(又称京戏、平剧)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。
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,遍布全中国,被视为中国“国粹”,亦有“国剧”之称。
京剧在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皖剧 和汉剧,并吸收了秦腔、昆曲、梆子、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,
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。
京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,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。
2010年,京剧获选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京剧发展
清朝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,来自南方的四个徽剧戏班三庆班、四喜班、和春班、春台班(称为四大徽班)陆续来到北京,史称“徽班进京”。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“二黄”声腔为主的“三庆”,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,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。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,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。随后,另外三个徽班:“四喜班”、“春台班”和“和春班”也来到北京,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,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。 清朝道光年间(1828年前后),大量湖广地区演员进京表演,带来了汉调(楚调、西皮),造成剧团的大融合,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,与徽班同台演出,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,形成所谓的“皮黄戏”。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,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,有了“京音”的特色。 |
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,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“京戏”,也叫“京剧”。京剧这一称呼首次出现于1876年2月7日申报刊登的《图绘伶伦》一文。后来国民党北伐成功,将北京改名北平,“京剧”又被称为“平剧”。又由于平剧迅速发展,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,后来在全中国流行,近代学者齐如山甚至认为平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,所以平剧也被称为“国剧”。
1950年代,大批中国大陆难民南下香港,并带着京剧文化到香港,于占元1960年代在香港开办京剧班,徒弟有七小福(包括成龙、洪金宝、元华、袁和平等)。至1970年后,京剧班(七小福)解散,并各自发展。
2006年,《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颁布,对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进行扶持,包括中国京剧院、北京京剧院、天津京剧院、上海京剧院、湖北省京剧院、天津市青年京剧团、山东省京剧院、云南省京剧院、沈阳京剧院、黑龙江省京剧院、江苏省京剧院。省级重点京剧院团也依照该办法扶持。
表演形式
京剧的表演形式主要可归纳为“四功五法”,其中四功乃“唱念做打”。
·唱 就是唱腔,讲究依字行腔、以气带腔、以情带腔,详见音乐条。各个行当之唱腔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及审美标准。
·念 就是具有音乐性的念白,京剧中的念白分“韵白”、“京白”和“方言白”。“韵白”乃是基于湖广音、中州韵所创造出的特殊戏剧语言,它保留了尖团音的分别,部分语音有特殊读法,称之为上口字;典雅持重的主要人物多半念韵白。“京白”乃是经过艺术加工后之北京话;爽快诙谐的人物或者番邦人物多半念京白。“方言白”包含各地方言,如山西白、绍兴白、四川白、山东白、苏白、南京白、天津白等,多为丑角人物所用。
·做 又称做表,就是“身段”动作的表演,包含各式静、动态的肢体语言,如站姿、坐姿、亮相、台步、圆场、山膀、云手等。
·打 是结合民间武术将其舞蹈化的武打动作。
音乐
唱腔 京剧的唱腔以二黄腔和西皮腔为主。二黄有正二黄与反二黄之分,板式有导板、回龙、慢板、慢三眼、中三眼、快三眼、原板、散板、摇板、滚板等。西皮腔板式有导板、板、慢三眼、快三眼、原板、二六、流水、快板、散板、摇板等。
·伴奏乐器 京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,文场主要指管弦乐器,有京胡、京二胡、月琴、弦子、笛、笙、唢呐等。武场主要指打击乐器,有檀板和单皮鼓(班鼓)、大锣、铙钹、小锣等。现代京剧也有使用西洋交响乐伴奏的,如《智取威虎山》。
脸谱、服装和道具
·传统京剧脸谱脸谱是运用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,以象征人物的性格和品质。 ·祭舞面具说:源于古代祭典所用面具,像驱逐旱魃的傩舞,使用凶宁的面具来突出恶魔可怕的形象。 ·乐舞面具说:历史传说中北齐的兰陵王面目秀美,作战时戴上威猛的面具,以慑服敌人。 后来,由于俳优头罩面具,在舞台施展动作,究竟不自然,而且无法操纵面部肌肉和眼神的收放来表达现实人物的情绪,于是逐渐放弃面具,于是发展到以脸谱替代面具,提高面部化妆的戏剧功能。 |
脸谱的作用可归纳成四点:
暗示性格
介绍特点
褒贬善恶
明辨美丑
基本可分为十类:红、白、黑、黄、蓝(青)、绿、紫、粉红(灰)、金和银.
红:表示忠勇正直、义薄云天、精忠报国和有血性,如关羽、岳飞、姜维、常遇春、颖考叔、赵匡胤、吴汉、关胜。 |
·服装
传统戏剧的服装统称为“行头”。基本的行头包含:蟒、靠、褶、帔、衣、盔、靴等。
这些行头依角色身份和行当来穿着,无时代、地域或季节的限制,一套行头通常可以在不同的情形下穿着。也就是说,同一套行头在不同的剧目里,各表现不同的角色。
根据《辞源》,“蟒衣为象龙之服,与至尊所御袍相肖,但减一爪耳。”蟒衣本指绣有蟒蛇形的袍衣。后为绣龙形有四爪的衣袍。明代为大臣所穿,清代则为各官员遇典礼时穿用。
蟒 |
帔 對襟長袍,帶水袖,係帝王、達官顯宦或富賈鄉紳所穿的便服,周身以平金或絨線刺繡圖案紋樣,男團花帔和女團花帔一般用於成對夫婦,稱作『對兒帔』,具有舞台畫面的整體美。皇室成員用黃色,狀元登科、新婚喜慶用紅色,老年人用秋香色,其餘人物不限。 |
靠
武將戎裝,又稱甲。靠身分前後兩片,上衣下裳相連,有鎧甲紋樣,卻不緊貼身體,是一種「分離式」的服裝。 |
褶 斜領長衫,是京劇舞台上用途最多,最為常見的一種袍服類的服裝。屬於便服類,文武、貴賤、男女、老少均可穿用。造型簡潔的多功能服裝,既可單獨外用,又可搭配蟒、帔及箭衣作套服穿著。花色褶子以彩線繡成禽獸、花鳥等等圖案,素色褶子以黑色、藍色者居多,依人物類型配穿。 |
长衣·箭衣
除蟒、靠、帔、褶外,其餘服裝統稱衣。衣分長衣、短衣,長衣主要種類如下:開氅用於武將、權臣在非禮儀場合(軍旅、家居)的便服,服飾紋樣設計大氣,以突出人物的氣派;宮裝屬於皇妃、公主在後宮閑散場合穿著的服裝,雖雍容華貴,但不適用於莊嚴隆重的場面,層級低於蟒;官衣係朝廷中文官服裝,也用於新郎與新科狀元,胸前與後背綴有一塊方形『補子』,腰間佩載玉帶;箭衣,屬輕便戎服,穿著對象很廣,如帝王、武將、英雄豪傑等。 |
短衣·马褂 通常短衣適用於武打角色,主要分為:抱衣,又名打衣或英雄衣,衣式緊湊,像抱在身上一樣,故稱抱衣抱褲,適用於俠士人物與綠林好漢;侉衣也名快衣,也是用於英雄義士;馬褂原是清代用服裝,後成為特有的軍用服裝,任何朝代都可以穿;襖裙襖褲屬民間一般少女服裝,戰襖戰裙用於武旦應工角色。 |
富贵衣
又稱窮衣。把許多不規則形狀的雜色布塊綴在青褶子或青衣上,表示劇中人物衣衫襤褸、窮困潦倒。因為劇中穿著此衣的人物日後都會顯達、富貴,故此衣又稱為富貴衣。 |
配件 坎肩,又名背心,是一種無袖的服裝,長坎肩稱大坎肩,短坎肩稱小坎肩;斗蓬,一種擋風禦寒、披在肩上的無袖外衣,下擺似大鐘,故又名一口鐘;水袖是縫在蟒、開氅、帔、褶子以及短衣袖端上一段長方形白色紡綢,甩動時形似水波紋,頗具視覺美感。 |
盔頭
戲曲中所戴各種冠帽的通稱。因製作材料不同和戴帽子的人物性別、年齡、身分、地位不同,而分為硬質的冠、盔和軟質的帽巾。冠為帝王、貴族的禮帽,如九龍冠、鳳冠等;盔是武職人員交戰時為防護頭部而戴的帽子,如夫子盔等;帽類最雜,有硬有軟,如紗帽等;巾是家常隨便戴的一種便帽,常見有方巾、員外巾。 |
靴鞋 厚底靴靴底厚達三、四寸,類似矮子樂,多與蟒靠等服飾搭配,可使角色顯得雄偉、魁梧;薄底,又稱快靴,為武生、武旦所穿,便於開打;夫子履又名福字履,多為老翁、老婦所穿;彩鞋為一般女性所穿的鞋子,鞋尖釘有一個圓穗子;旗鞋又叫做花盆底,腳尖腳跟都是懸空;蹻是由布面包木頭而成,主要為滿足女人三寸金蓮的小腳而成。 |
粧
俊扮是京劇中的美化化粧,也叫胭脂化妝,用胭脂揉臉,表現劇中人物面貌端正清秀;貼片子是以一片片的假髮貼在臉頰兩側,以修飾臉型;勒頭是以帶子將眼角吊起,以顯得有神;髯口就是鬍子,主要在說明角色的年齡或性格,還可以擺弄來傳達感情,長短不一,顏色分黑灰白。 |
·道具
道剧的道具十分写意,比如一只马鞭就代表了胯下坐骑,两面绣着车轮的旗子就可以代表一辆车,而坐车人实际是走着。
两面绣着车轮的旗子就可以代表一辆车 |
演员用一根马鞭就表现出战马嘶鸣 |
·行当
京剧的行当主要分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五种。
·生多半扮演形象较为正面、儒雅的男性角色,分老生(须生),小生,武生。
·旦扮演女性角色,分青衣(正旦),花旦,花衫,武旦,刀马旦,老旦,彩旦(丑旦,含丑丫头、丑婆子,由丑角兼演)。
·净又称“花脸”,扮演性格粗犷豪迈的男性角色,分文净(唱功花脸、铜锤花脸、黑头),武净(摔打花脸、架子花脸、武二花)。
·丑又称小花脸、三花脸,扮演性格诙谐幽默的角色,分文丑,武丑(开口跳),彩旦。
此外,在元杂剧、明传奇中,末角也曾作为独立行当,扮演较年长的男性配角,后与生行合并,约等同于“老生”行当。 京剧的流派主要指演员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,乃透过师徒相传来传承和发展。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代表剧目。
培训
京剧演员的艺能通常是师徒相传。在传统科班中学习,则是成为京剧演员的重要途经。在1930年,创建的北平戏曲专科学校,是新的学习京剧的方式。
现如今在中国大陆一般学习京剧的方式是前往艺术类中专学习,一般为六年制。后进行高考和艺考,开始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。